陈 晨,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安达市。1986年本科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探矿工程系,同年留校任教;1991年硕士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探矿工程系;2001年获得吉林大学地质工程学科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出站。1992年评为讲师,1997年评为副教授,2004年评为教授,2008年评为博士生导师。于1995-1996年赴俄罗斯圣彼得堡矿业学院作为普访学者,开展热熔岩技术研究。出版编著7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20余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原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获得教学成果奖3项。先后主讲博士、硕士、本科生课程10余门,培养博士和硕士60余人。主持并作为主要参研参与教育部与财政部跃升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30余项。先后主持并作为主要参研参与外专局重点引智项目和一般项目30余项,出访欧、美等10余国的50余个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引智成果显著。主要从事非常规能源开发技术、极地施工技术、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现任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副院长。
-
1.油页岩地下原位钻采技术: 以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针对不同埋深、层厚和品位油页岩资源,研究油页岩原位转化机理、油页岩层高效快速钻进、高温原位转化工艺、油页岩体积压裂等关键技术与装备。
-
2.天然气水合物钻采技术:
针对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这一世界性难题,研发水合物的钻采新方法。研究温度、压力、流体、固体应力等多场耦合作用对水合物储层性质及开采过程的影响,以及高压水射流破碎水合物技术、降压置换联合开采技术、水合物增产技术的作用机理与过程。 -
3.岩石破碎新技术:
研发适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高效的岩石破碎新技术,进一步丰富水射流法、热熔法、冻融法、风力破碎法理论,提高破岩效率。 -
4.极地施工技术: 参与南北极科学钻探与北极油气勘探工作,研究包括极地深冰下基岩钻探、冰层钻探孔壁稳定性、极地冰孔高效钻进技术等。
-
5.岩土工程施工技术:
结合复杂地应力场与现场施工环境,开展地下空间开挖方法、新型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优化、地基处理新技术、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
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
-
2.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
- 教育经历
- 工作经历
- 1982.9 1986.6长春地质学院
探矿工程
大学本科毕业
学士学位
- 1997.9 2001.12吉林大学
地质工程
博士研究生毕业
博士学位
- 1988.9 1991.6长春地质学院
探矿工程
硕士研究生毕业
硕士学位
- 2000.5 至今吉林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1997.1 2000.4长春科技大学
副教授
副教授
- 1986.11 1986.12中南工业大学
进修定向钻探技术
- 2002.9 2005.12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后
- 1991.7 1996.12长春地质学院
讲师
讲师
- 1986.7 1988.8长春地质学院
助教
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