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博士
性别:男
毕业院校:吉林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在职信息:已报到
所在单位:新能源与环境学院
近五年(博士和博士后阶段)主要从事径流组分解析和地下水/热资源评价模拟两个方向的研究工作,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8篇为中科院1区TOP期刊论文。径流组分解析方面的主要成果有:1)提出两种基于水位的径流分割新方法;2)推导出了电导率质量平衡径流分割法的参数敏感性和结果不确定度计算公式;3)揭示了不同基流分割方法分割结果之间的固有差异,提出了一种新的径流多组份分割策略,为流域径流组分的合理解析提供了理论支撑。水热资源评价模拟方面的主要成果有:1)将深度置信网络算法(DBN)引入地温场识别中,实现了松辽盆地地温场的精准识别;2)构建了一种新的混合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结构(DBN+LSTM),克服了传统水热耦合数值模型搭建和调用困难的问题,实现了盆地尺度上对井采灌水热系统开采潜力的快速、精准预测;3)提出了一种统筹资源性-需求性-经济性的水热资源开采适宜性评价框架,系统评估了吉林西部水热资源的开采适宜性,为区内水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截止2024-10-07)
未来将重点围绕寒区水循环机制开展研究。拟耦合低频同位素/水化学和高频电导率/温度示踪技术、结合具有物理机制的深度学习模型,揭示冻土、积雪和降雨叠加影响下寒区流域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过程的时空变异机制,为寒区流域水循环过程的精细刻画和模拟提供理论支撑,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东北寒区水循环过程的演变趋势,助力区域水资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