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负责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面上、青年各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1项,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1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项(青年、重点各1项),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2项(“十二五”、“十三五”各1项),吉林省重大科技平台项目3D打印技术子项1项,汽车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项目1项等,项目到款经费300余万元。第一责任作者或通讯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5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
Email:zlyu@jlu.edu.cn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吉林大学南岭校区仿生楼610室
电话:0431-85095760-610
手机:18644923702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农业机械化工程(硕士招生方向)、仿生科学与工程(学术博士招生方向)、机械(工程博士招生方向)
1、仿生结构设计及增材制造技术研究:主要从事结构轻量化、高强、抗冲击仿生结构设计与应用及增材制备研究。
2、仿生结构冲击冷却特性研究:主要从事仿生流动控制、仿生表面冲击冷却特性研究、高性能换热器件设计。
1. 2017.09-至今,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2. 2014.07-2017.09,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讲师;
3. 2011.09-2014.06,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固体力学专业,博士;
4. 2008.09-2011.06,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固体力学专业,硕士。
国际仿生工程学会(ISBE),会员;
吉林省增材制造学会,理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51975246),2020.1-2022.12,项目负责人,在研。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8YFB1105101-3),2018.5-2021.4,子课题负责人,在研。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基金项目(51505181),2016.1-2018.12,项目负责人,结题。
[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2016M590256),2016.06-2018.06,项目负责人,在研。
[5] 工程仿生实验室3D打印子项目,2015.04-2018.12,项目负责人,在研。
[6]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青年项目(20150520106JH),2015.01-2017.12,项目负责人,结题。
[7] 液滴冲击冷却特性研究(吉教科合字[2015]第471号),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5.01-2016.12,项目负责人,结题。
[8] 汽车模具仿生增材再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省校共建产业化示范工程类项目,2017.8-2020.08,主要参加人,在研。
[1] 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8,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排名第五)
[2]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2015,吉林省科协和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排名第一)
[3] 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2015,吉林省学位委员会。
[1]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14人:15年4人,16年1人,18年2人,19年1人,20年6人。
[2] 指导本科生大创4组:3组国家级(16、18、19年),1组校级(16年)。
招生专业:农业机械化工程(学术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仿生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博士、工程学位博士),欢迎力学、机械、汽车、仿生、农机、材料、生物、光电、控制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报考。
吉林大学  固体力学
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