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于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博士毕业留校至今,教授,博士生导师。本人长期从事环境地质微生物、地下水土环境微生物主导调控机制、地下水土污染原位生物风险管控与治理的关键材料与技术、地下水土污染风险管控与治理示范工程和工程应用实施领域的相关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实践应用工作。
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土专项课题“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调控型营养基质缓释药剂研发”和子课题“有机污染场地验证性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浅层石油污染地下水原位生物强化修复过程中微生物系统的响应机理”-联合基金专题“基于反应基质调控的石油烃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重点基金子项“季节性冻土区湖水-地下水交互带氮磷生物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中微生物行为与效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专题“松花江傍河取水地下水铁锰氨氮原位去除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东北高寒区村镇饮用高氟地下水净化技术与示范工程”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 同时与社会企业合作,进行实际污染地块修复与风险管控示范工程和工程应用。
研发了基于可持续作用关键材料/药剂(菌剂、生物刺激营养药剂、调控型生物质基生物刺激缓释药剂、天然矿物吸附材料等)的地下水土污染原位强化/刺激微生态修复和生态系统健康重建技术,形成了以微生物调控为主导的原位风险管控与治理污染地下水土环境的技术体系,在污染地块(污染区域)进行了示范工程和工程应用实践。参与出版《现代环境微生物技术》、《水文地质学》、《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书籍3部,近几年申请-授权发明专利6项,以第一责任作者在国际有影响力SCI期刊发表学术文章30余篇,以第一负责人牵头制定行业团体标准2项(“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规范 生物刺激缓释药剂的调配(T/CSES 157-2024)”、“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规范 生物刺激缓释药剂的施用(T/CSES 156-2024)”),以第三和第五参加人获得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和原位修复技术领域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培养了一批硕博-青年人才。
面向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招收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与材料、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攻读硕博研究生和博士后。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09-2006.06 吉林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
2010.08-2015.10 吉林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博士后
2015.12-2016.12 日本东北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科, 访问学者
2007.07 至今,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 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