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博士
性别:女
毕业院校:吉林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地球科学学院
是风化壳的表层,是原生基岩经过风化、搬运、堆积等过程于地表形成的一层疏松、最年轻的地质矿物质层,它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是土壤的前身。母质类型按成因可分为残积母质和运积母质两大类。
残积母质:是指岩石风化后,基本上未经动力搬运而残留在原地的风化物。
运积母质:是指母质经外力,如水、风、冰川和地心引力等作用而迁移到其他地区的物质。 详细可划分为以下类型:
(1)残积物(residual deposit) :指岩石经过风化后残留在原地未经搬运的风化物,多分布在山地和丘陵上部。 其特点是层次薄,理化性质与母岩几乎一致,表层质地较细,往下渐粗,逐渐过渡到岩石层,母岩对其特性影响很大。
(2)坡积物(slop deposit,slop wash) :指风化物在重力或流水的作用下,被搬运到山坡的中、下部的堆积物。 其特点是层次稍厚,无分选性。 坡积物的性质取决于山坡上部的岩性,与下部母岩无过渡关系。
(3)洪积物(diluvial deposit) :指山洪搬运的碎屑物在山前平原形成的沉积物。形状如扇,所以也称为洪积扇。其特点是扇顶沉积物分选差,往往是石砾、黏粒与砂粒混存,在扇缘沉积物多为黏粒及粉砂粒,水分条件好,养分也较丰富。
(4)冲积物(alluvial deposit): 河水中挟带的泥沙,在中下游两岸与入海口沉积而成。 它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所有的江河,在其中下游两岸都有这种母质分布。 在我国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成都平原、陕西渭河平原都有大面积的分布。 其特点是具有明显的成层性和条带性。
(5)湖积物(lacustrine deposit) :由湖泊的静水沉积而成。其特点是一般质地偏黏,夹杂有大量的生物遗体。 湖积物中的铁质在嫌气条件下与磷酸结合形成蓝铁矿,有的还形成菱铁矿,致使湖泥呈现青灰色。
(6)海积物(marine deposit,neritic deposit) :是海边的海相沉积物。由于海岸上升,海退或江河入海的回流淤积物露出水面而形成。 其特点是各地的粗细不一,有的全为砂粒,有的全为黏粒,质地细的养分含量较高,粗的则养分少,而且都含有盐分,形成滨海盐土。
(7)风积物(aeolian deposit) :是由风力将其他成因的堆积物搬运沉积而成,其特点是质地粗,砂性大,形成的土壤肥力低。
(8)黄土(loess) :黄土为第四纪沉积物。 其成因有的认为是风力搬运堆积而成,也有的认为是水流搬运堆积而成,尚未得到一致看法。 黄土可分为马兰黄土、离石黄土和午城黄土几种,另外在长江中下游还分布着一种质地黏重,性质与黄土相似的下蜀黄土。
(9)红土(quaternary red clay) :又称第四纪红色黏土,分布在我国南方,多呈红色、红棕色,质地黏重养分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