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u.isPriviewMode()true showstate0
!tvu.isPriviewMode()true showstate0

杨伟飞

(讲师)
!tvu.isPriviewMode()true showstate0


学位:博士
性别:男
毕业院校:吉林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在职信息:已报到
所在单位:新能源与环境学院

办公室:

邮箱:

个人简介

    杨伟飞,男,1995年生,工学博士,吉林大学“鼎新学者”,IAGC会员,主要从事寒区流域水循环、径流组分解析、机器学习算法以及地下水/热资源评价模拟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吉林省地质勘察基金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Water Resources ResearchWater research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Journal of HydrologyRenewable Energ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1篇论文入选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2021年精选论文集,在国际学术会议做口头汇报2次(WRI16、WRI17)。曾获校优秀毕业生、院优秀学生、优秀研究生、本科招生宣传工作优秀教职工、2023年度先进工会小组称号。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冻土、积雪和降雨叠加影响下东北寒区典型流域径流组分时变机制研究,2024-2026,主持;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洪水过程中河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对基流分割结果的影响机制,2023-2024,主持;

 3)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吉林省西部中深层地热资源开采潜力预测研究,2022-2023,主持;

 代表论文:

 1)Yang, W., Xiao, C., Liang, X., et al. (2025).  Simultaneous separation of runoff pathways and storage times via couple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ass balance-and nonlinear storage‐discharge relationship: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esting.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61(5), 039052.                     

 2)Zhang, J., Xiao, C., Yang, W.*, Liang, X.*, et al. (2024).  Improving prediction of groundwater quality in situations of limited monitoring data based on virtual-sample generation and 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Water Research,  267, 122498.       

 3)Yang, W., Xiao, C., & Liang, X. (2024).  Assessment of regional-scale geothermal production based on a hybrid deep learning model: A case study of the southern Songliao Basin, China.  Renewable Energy, 223, 120062.          

 4)Yang, W., Xiao, C., Zhang, Z., & Liang, X. (2022).  Identification of the formation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southern Songliao Basin, China based on a deep belief network.  Renewable Energy, 182, 32-42.            

 5)Yang, W., Xiao, C., Zhang, Z., & Liang, X. (2021).  Can the two-parameter recursive digital filter baseflow separation method really be calibrated by the conductivity mass balance method?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25(4), 1747-1760.                    



 ORCID:  https://orcid.org/0000-0001-6654-2249           ResearchGate Profil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Weifei-Yang?ev=hdr_xprf

教育经历

[1] 2017.9-2022.6
吉林大学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博士研究生毕业 | 博士
[2] 2013.9-2017.7
吉林大学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大学本科毕业 | 学士
[3] 2010.9-2013.6
南阳市第五中学 | 无 | 高中毕业 | 无

工作经历

[1] 2025.2-2025.2
新能源与环境学院 | 吉林大学 
[2] 2022.7-2025.1
新能源与环境学院 | 吉林大学 

研究方向

[1]环境水科学(寒区水循环、流域示踪水文过程、径流组分解析)
[2]水文地质学(地下水/热资源评价与模拟、地学领域机器学习)

社会兼职

[1]2019.7-2025.2
IAGC会员
[2]2022.10-2025.2
中国地质协会会员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现代水资源评价与管理

团队介绍:

吉林大学水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于2003年由迟宝明教授创建,2007年迟宝明教授调任防灾科技学院任副院长后由肖长来教授承建。目前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已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130余人;现有在校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20余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水资源及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人工调蓄及可持续利用研究、水资源水环境模拟技术、水土污染模拟控制与防治,在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数值仿真模拟技术、地下水人工调蓄与可持续利用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先后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吉林省地质勘查基金、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其他科研项目6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
出版专著和教材10部,其中主编9部,包括:水文地质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实习指导,2005.4;水资源概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8;专门水文地质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6.5;地下水动力学习题集,科学出版社,2005.4;底泥氟长期释放机制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5;黄河悬河段地下水系统分析与模拟,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12;专门水文地质学(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16.7。
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SCI、EI、ISTP检索论文70余篇。科技成果获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吉林省自然科学成果奖三等奖3项,辽宁省国土资源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教学成果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吉林大学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