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博士
性别:男
毕业院校: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邮箱:
殷长春1999年毕业于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获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是德国政府奖学金(DAAD) 获得者。回国前任全球最大航空地球物理公司FUGRO 高级研究员和项目主管,从事航空和海洋电磁勘查技术研究,研发DIGHEM、RESOLVE、MEGATEM、HeliGEOTEM 和 HELITEM五代航空电磁系统,广泛应用于全球能源和矿产资源勘查。
92年被地矿部破格晋升副教授,2011年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全职回国,现为吉林大学杰出教授、吉林大学校务委员、移动平台地球物理研发中心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是国家“深地与矿产资源重大专项”领域专家,国家油气科技重大专项评审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专家,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奖、科学探索奖及教育部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近年承担国自然重点和面上基金4项,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863”重大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总计它引5320次,出版专著三部。23年和24年被Elsevier评为全球Top 2% 高被引科学家,24年被中国知网评为1%高被引科学家。获中科院杰出成就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技创新一等奖和科技进步奖,江西省科技进步奖。获SEG热点论文奖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陈宗器优秀论文奖,连续5届获中国工程地球物理优秀论文奖。
现任国际SEG NSTS专家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吉林省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地球电磁学、航空航天、金属矿地球物理及浅地表地球物理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4个院士工作站进站专家,中国科协海智计划特聘专家。曾是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现为中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长江大学、东华理工、桂林理工客座教授。他是丹麦AEM 2018、 EMIW 2018、美国SEG Annual Meeting、EAGE GSM (2018、 2019)、ICEEG (2020, 2022)、EAGE NSGE(2025)及意大利AEM 2026、亚洲UAV&Drones 2025组委会和专题召集人,是AEM2018、ICEG 2018的Keynote Speaker, 2023年在IMAGE (休斯敦),2024年NSGE(日本), UAV & Drones 2025等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他是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欧洲地球科学和工程学会EAGE和美国地球科学联合会AGU会员,是《Geophysics》、《Geophysical Prospecting》、《中国科学(地球科学)》、《Applied Geophysics》、《Journal of Earth Science》、《地球物理学进展》、《吉林大学学报(地学版)》《科学技术与工程》《地质装备》编委,以及《Geophysics》、《Remote Sensing》、《Minerals》及《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专辑特邀编委。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431-88502031、邮箱:yinchangchun@jlu.edu.cn
[1]航空电磁法:包括固定翼、直升机、无人机电磁探测系统;
[2]海洋电磁法:包括海洋大地电磁MMT和海洋可控源电磁法MCSEM;
[3]电磁感应测井、随钻测井、电磁波超前探测和地质导向等;
[4]地面电磁法:包括仪器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技术、数据处理解释和应用(MT、CSAMT, TDEM,SIP,TD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