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1983年出生,吉林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原子核多体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原子核结构、核天体物理以及原子核衰变的应用,目前在Phys. Lett. B、Phys. Rev. C等核物理一流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GF项目等多项,并与国内外同行保持密切合作。同时担任MOST、NSFC等多部门项目评审专家,MEDU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
作为组织者之一,与同事一道组织了物理学院的青年教师论坛系列学术活动。2013年被推选为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2014年当选为吉林省核学会理事。本人指导的2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获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的本科生多人获评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另外,还受聘物理学院首届本科学术导师,指导本科生科研,以及担任本科生班主任。
原子核是物质结构的微观层次,是典型的量子多体复杂体系。近百年来,核物理处于物质科学的前沿,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和国家的地位与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受益于核物理基础研究和应用发展的背景下,核物理专业的毕业生广受欢迎,出路普遍较好。本课题组常年招收保送生(本博、直博、硕士)和考研学生,以及本科科研学生。相关问题请联系我:jianli@jlu.edu.cn。
组内新闻
2025年09月,2022级博士生(本科直博)尚天帅第一作者论文"Prediction of nuclear charge density distribution with feedback neural network"在《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期刊2025年编委会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NST期刊优秀论文”;
2025年06月,与崔航、梁衡楠老师共同指导本科生张逸夫获得2025年“我是美丽中国讲解员”校内选拔赛优秀讲解员二等奖,本人获批优秀指导教师;
2025年06月,获得吉林大学2024-2025学年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2025年03月,2022级博士生(本科直博)尚天帅获批主持2025年吉林省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项目;
2024年12月,2022级博士生(本科直博)尚天帅获得2024年度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4年11月,组内博士毕业生谢辉辉入选吉林大学2024年度第四批次“鼎新学者”支持计划;
2024年10月,2022级博士生(本科直博)尚天帅获得第十四届相对论密度泛函前沿论坛优秀报告奖;
2024年09月,2021级博士生谢辉辉顺利通过博士答辩;
2024年07月,2022级硕士生杜鹏祥(2024年9月转博)代表研究团队赴韩国江陵市参加7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DRHBc Mass Table,并作邀请报告;
2024年07月,2021级硕士生陈铎参加2024年核物理前沿暑期学校,被评为“优秀学员”;
2024年07月,2021级硕士生陈铎、耿昆朋顺利毕业,分别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和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工作;
发表论文,详见https://orcid.org/0000-0002-0864-5108
Hui-hui Xie, Jian Li, Y. L. Yang and P. W. Zhao. "Charge radii of calcium isotopes within relativistic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he finite size of the nucleon and quadrupole shape-fluctuation effects" Physical Review C 112, L021303 (2025). https://doi.org/10.1103/1kbz-rx3m
Jian Liu, Kai‑Zhong Tan, Lei Wang, Wan‑Qing Gao, Tian‑Shuai Shang, Jian Li, and Chang Xu. "Continuous Bayesian probability estimator in predictions of nuclear charge radii"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2025) 36:215. https://doi.org/10.1007/s41365-025-01792-3
Chuanxin Wang, Tomoya Naito, Jian Li, and Hao-Zhao Liang. "A deep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to solve the Dirac equation"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 (2025) 61:162. https://doi.org/10.1140/epja/s10050-025-01630-5
Yanhua Lu, Tianshuai Shang, Pengxiang Du, Jian Li, Hao-Zhao Liang and Zhongming Niu. "Nuclear mass predictions based on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Physical Review C 111 (2025) 014325.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C.111.014325
Huihui Xie and Jian Li. "Impact of intrinsic electromagnetic structure on the nuclear charge radius in relativistic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Physical Review C 110 (2024) 064319.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C.110.064319
Pengxiang Du and Jian Li. "Exploring the Neutron Magic Number in Superheavy Nuclei: Insights into N = 258" Particles 7 (2024) 1086-1094. https://doi.org/10.3390/particles7040066
Tianshuai Shang, Huihui Xie, Jian Li, and Hao-Zhao Liang. "Global prediction of nuclear charge density distributions using a deep neural network" Physical Review C 110 (2024) 014308.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C.110.014308
DRHBc Mass Table Collaboration, "Nuclear mass table in deformed relativistic Hartree–Bogoliubov theory in continuum, II: Even-𝑍 nuclei" Atomic Data and Nuclear Data Tables 158 (2024) 101661. https://doi.org/10.1016/j.adt.2024.101661
Peng-Xiang Du, Tianshuai Shang, Kun-Peng Geng, Jian Li, and Dong-Liang Fang. "Inference of parameters for the back-shifted Fermi gas model using a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Physical Review C 109 (2024) 044325.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C.109.044325
HuiHui Xie, Jian Li, and Haozhao Liang. "Extraction of higher-order radial moments of nuclear charge density from muonic atom spectroscopy" Physical Review C 109 (2024) 034309.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C.109.034309
Tianshuai Shang, Qiang Zhao and Jian Li. "Pseudospin symmetry: Microscopic origin of the ground-state inversion in neutron-rich odd-A Cu isotopes" Physics Letters B 850 (2024) 138527. https://doi.org/10.1016/j.physletb.2024.138527
ShuNan Zhao, Duo Chen, Jian Li, and Dong Yang. "Magnetic rotations in 202Bi and 203Bi" Physical Review C 109, 014315 (2024).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C.109.014315
HuiHui Xie, Tomoya Naito, Jian Li, and Haozhao Liang. "Revisiting the Extraction of Charge Radii of 40Ca and 208Pb with Muonic Atom Spectroscopy." Physics Letters B 846 (2023) 138232. https://doi.org/10.1016/j.physletb.2023.138232
HuiHui Xie, Jian Li, Li Guang Jiao, and Yew Kam Ho. "Finite-Nuclear-Size Effect in Hydrogenlike Ions with Relativistic Nuclear Structure." Physical Review A 107 (2023) 042807.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A.107.042807
Chen, Duo, Jian Li, and Rui Guo.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ral Symmetry in Cesium Isotopes."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 59, no. 6 (2023) 142. https://doi.org/10.1140/epja/s10050-023-01059-8
Geng, Kun-Peng, Peng-Xiang Du, Jian Li, and Dong-Liang Fang. "Calculation of Microscopic Nuclear Level Densities Based on Covaria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34, no. 9 (2023) 141. https://doi.org/10.1007/s41365-023-01298-w
Wen, Hu-Feng, Tian-Shuai Shang, Jian Li, Zhong-Ming Niu, Dong Yang, Yong-He Xue, Xiang Li, and Xiao-Long Huang. "Prediction of Ground-State Spin in Odd-a Nuclei within Decision Tree." Acta Physica Sinica 72, no. 15 (2023) 152101. https://doi.org/10.7498/aps.72.20230530
Ye, Huanyi, Jian Li, Dong Yang, Hua Jin, and Xiaolong Huang. "Low-Lying State Investigations of Odd-A Mn Isotopes around N = 28."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75, no. 2 (2023) 025302. https://doi.org/10.1088/1572-9494/aca07f
学术交流
2025年07月21日-25日,上海,参加上海原子核结构研讨会,并作报告;
2025年07月03日,长春,访问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并作报告;
2025年06月26日-29日,北京,参加Workshop on New Generation Nuclear Density Functionals 2025,并作报告;
2025年05月21日-27日,成都、威海,访问四川大学物理学院、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并作报告;
2025年04月27日-29日,兰州,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进展活动,并担任项目责任专家;
2025年04月15日-19日,荆州,参加第9届原子分子精密谱会议;广州,参加科技评审活动;
2025年03月31日-04月3日,郑州、武汉,访问郑州大学物理学院和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并作报告;
2025年03月14日-17日,香港,参加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DRHBc Mass Table,并作报告;
2025年02月22日,北京,参加“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手征核力与核物理研究”研讨会;
2025年02月13日,北京,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Seminar:Nuclear level density: from relativistic density functional to machine learning;并获2025年度彭桓武理论物理创新研究中心青年访问科学家计划;
2025年01月16日-19日,贵阳,参加“量子多体理论:科学前沿、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研讨会,并做报告;
2024年12月20日-22日,长春,参与组织朱光亚先生百周年诞辰暨吉林大学核物理学科发展论坛,并作报告“原子核电荷性质的精确描述和应用探索”;
2024年12月17日,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4年度核物理研讨会,并作报告“原子核结构性质的精确描述和应用探索”;
2024年12月13日-15日,长春,组织核结构与衰变数据评价技术研讨会;
2024年11月22日-23日,吉林市,参加北华大学物理学科建设暨物理实验室建设研讨会;
2024年11月13日-16日,天津,访问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并作报告“机器学习预测原子核结构性质”;北京,访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024年10月25日-27日,浙江湖州,参加第三届全国核物理及核数据中的机器学习应用研讨会会议,并作报告“原子核电荷密度和能级密度的机器学习研究”
2024年10月05日,湖北省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作科普报告;
2024年09月24日,四平市,参加四平市科协科普周=科学家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并作科普报告,线上线下33所学校,2300余名师生参与;
2024年07月27日-08月01日,吉林市,参加2024年吉林省院士专家学术休假活动,并做咨询报告“核科学在医药健康中的应用”;
2024年07月23日,长春,参加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第51期“Med+X”主题学术论坛,并作报告“理论核物理视角下的医学物理:探索可能的交叉应用”;
2024年07月17日-20日,通辽,参加2024年核物理前沿暑期学校,担任课程助教;
2024年07月09日-12日,青岛,参加第二十四次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并作报告“原子物理教学启发下的科研实践和探索”;
2024年06月26日-07月25日,韩国大田和江陵,访问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奇特核物理中心,参加The 4th CSI meeting,并作报告;参加7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DRHBc Mass Table,并作报告“Nuclear mass predictions based 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2024年05月12日-23日,访问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并作报告;
2024年04月20日-29日,北京,参加Exploring nuclear physics across Energy Scales 2024(探索跨能量尺度的核物理研讨会),访问中物院研究生院、华北电力大学数理学院粒子与核研究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并作报告;
2024年4月19日赴辽源市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并在辽源市第五中学作科普讲座,“从原子之心到海洋之滨:放射性安全的多维度探讨”;
2024年03月29日-04月2日,瑞昌,参加第十九届全国核结构大会,并作报告“基于相对论密度泛函的原子核电荷性质微观描述和应用”;
2024年02月26日-29日,崇左,参加核结构与中子星前沿问题研讨会,并作报告“基于相对论密度泛函的原子核电荷性质精确描述和应用”;
2023年12月14日-18日,合肥,访问安徽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并作报告“基于相对论密度泛函的原子核电荷性质精确描述和应用”;
2023年12月06日-09日,贵阳,课题组加入了DRHBc原子核质量表国际合作组,参加了第六届原子核质量表国际合作组会议,受聘贵州民族大学物理学科兼职教授;
2023年12月02日,长春,参加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2023年度核物理研讨会,并作报告“原子核的相对论密度泛函与核电荷密度和能级密度”;
2023年11月16日,参加吉林大学物理学院首届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获课堂教学展示特等奖;
2023年11月08日-12日,北京,访问中国核数据中心,作报告“能级密度:从相对论密度泛函到机器学习”,同时参加“原子核中的手征对称性”专题研讨会;
2023年09月19日中午,吉林大学物理学院交叉科学青年论坛(56)报告“从福岛核事故到放射性污染治疗药物”;
2023年09月18日下午,汽开区第六中学携手省科协,举办吉林省“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进校园暨“英才计划”宣讲活动,作科普报告:“从原子核到福岛核污水”;
2023年09月07日下午,吉大附中作科普报告:“从原子核到福岛核污水”;
2023年07月31日-08月02日,长春,协助组织吉林大学理论物理学科发展咨询会暨吴式枢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
2023年07月09日-07月14日,参加Chirality and Wobbling in Atomic Nuclei国际会议,并作报告“Nuclear chirality in cesium isotopes with covaria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2023年06月30日-07月04日,长春,组织原子物理与核物理研讨会,协助组织“101计划”原子物理学课程建设启动会,并作报告“类氢离子和缪原子中的核结构效应”;
2023年06月17日-06月21日,珠海,参加2023年度全国核数据大会暨核数据宏观参数研究与应用会议,作报告“基于相对论密度泛函的原子核能级密度微观计算与应用”;
2023年05月12日-05月16日,湖州,参加第十八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作报告“原子核电荷密度的协变描述及在类氢离子FNS 效应中的应用”;
2023年04月17日-04月22日,天津,参加第十二期“原子核物理中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讲习班”,作报告“原子核基态自旋:从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到机器学习”;
2023年04月,受聘核数据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2023年02月15日-02月19日,无锡,参加原子核多体计算中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研讨会,作报告“Predictions of nuclear ground-state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from CDFT to machine learning”;
北京大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博士研究生毕业  博士学位 物理学院
吉林大学  物理学  大学本科毕业  学士学位
吉林大学 物理学院 教授
吉林大学 物理学院 讲师
吉林大学 物理学院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