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发:男,1970年6月生,吉林省农安县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领军教授,数控装备可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装备可靠性技术及理论。多年来主要从事复杂机电装备制造工艺及其可靠性的研究。近5年先后主持“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及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得吉林省科技奖3项、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教育经历
1996.7 -- 1999.3 吉林大学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硕士研究生毕业 工学硕士
1999.3 -- 2002.6 吉林大学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博士研究生毕业 工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2.6 -- 至 今 吉林大学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
学术兼职
[1]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分会理事
[2]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绩效评价专家组成员
[4]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会评专家
[5] 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东南大学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东北大学学报等国内众多工业领域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人,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n Safty、Quality and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研究方向
[1] 基于大数据的机电装备可靠性建模与健康寿命管理(PHM)技术
面向复杂机电装备(数控机床及机器人等),在考虑装备工况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其在大样本、小样本、无样本数据情况下的可靠性建模、健康寿命管理技术。
[2] 基于大数据的机电装备远程运维技术
面向复杂机电装备,研究其远程数据采集、存储与分析技术,实现装备的远程故障预警、故障诊断,提供最优的维修策略。
[3] 机电装备载荷谱编制与应用技术
面向复杂机电装备,研究其载荷信息提取、挖掘与分析技术,编制载荷谱,为装备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试验提供依据。
[4] 机电装备广义可靠性试验技术与装备
面向复杂机电装备,研究开发其可靠性现场试验技术、早期故障消除试验技术,及其关键功能部件可靠性台架试验技术与装备。
[5] 机电装备广义可靠性设计技术
面向复杂机电装备,开展可靠性分配设计、可靠性预计设计,以及基于故障分析的可靠性增长设计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开发。
研究团队简介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融入团队并与团队一起奋斗,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才能成就卓越“。吉林大学数控装备可靠性技术创新团队组建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研究团队有研究人员近70余人(研究生及流动研究人员50余人),固定研究人员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0人、讲师和工程师4人、博士后2人、专职科研人员1名,团队成员全部致力于数控装备可靠性理论及技术研究工作,团队研究方向稳定、研究工作持续、数据及经验积累丰富,在我国数控装备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较高的知名度。依托于该团队,2008 年获批建设“机械工业数控装备可靠性技术重点实验室”,2015年获批建设“吉林省机电装备可靠性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21年“数控装备可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完成。
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和不懈的努力,研究团队积累了大量的可靠性基础数据,发表相关领域的论文300余篇,制定企业技术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50余项,构建了数控机床寿命周期可靠性技术体系,形成了一系列促进数控装备可靠性增长的实用技术,研制了能够模拟真实工况的关键功能部件可靠性台架加速试验装备,建立了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可靠性试验基地。目前,实验室现有工作面积8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200多台套,包括高速铣削加工中心等一批专用于数控机床可靠性研究的机床主机;拥有电子万能试验机、高疲劳试验机、三综合疲劳试验机、Kistler高精度三向测力系统、三坐标测量机、雷尼绍激光干涉仪、Optomet激光测振仪等一系列用于可靠性试验的专用仪器设备;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数控机床及机器人关键功能部件可靠性试验台10余台套。长期、专注的研究积累为致力于质量可靠性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基础和工作条件。
科研项目
近几年,累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个人可支配科研经费一千余万元,部分纵向科研课题如下:
[1] 数控齿轮机床可靠性试验与评价技术(编号:2019ZX0401200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研项目。
[2]机电装备可靠性创新团队建设/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建设((编号:20190101015JH)),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3]国产数控装备可靠性评估、故障分析及精度保持性研究(2018ZX04014-00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负责人,工业和信息化部。
[5]精密光栅线位移测量系统可靠性试验技术研究(编号:20170204007GX),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吉林省科技厅,负责人,在研项目。
[6]航天大型复杂结构件制造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和数控 系统示范工程(编号:2016ZX040002002),“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负责人,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研项目。
[7]数控车床动态载荷谱编制及其在功能部件可靠性试验中的应用研究(20160414),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林省教育厅,负责人,已结题。
[8]高硅铝合金无缸套发动机缸体 3000 吨高真空压铸智能车间新模式应用(编号:暂无),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研项目。
[9]精密卧式加工中心主轴箱加工自动线示范应用(2015ZX04005002),"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负责人,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研项目。
[10]轿车曲轴全自动生产线示范应用(2014ZX04014-020),"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负责人,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结题。
[11]重型数控机床可靠性试验与评价方法研究(2014ZX04014-01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负责人,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结题。
[12]千台国产加工中心可靠性提升工程(2013ZX04014-012),"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负责人,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结题。
[13]基于磁流变装置的非球光学曲面柔顺研抛技术研究(510751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负责人,已结题。
[14]数控高速冲压设备可靠性增长技术(2011ZX04014-01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负责人,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结题。
[15]新型磁流变液装置及其在非球光学曲面柔顺研抛中的应用技术研究(201115021)",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16]快速无损拆卸轴承内环感应加热器的开发与技术研究(20040534),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厅,负责人,已结题。
承担的部分企业委托横向课题如下:
[1] 数控装备综合性能检测平台技术开发,委托方:北京航智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2019年
[2] 数控转台可靠性试验台设计,委托方: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3] 数控磨床可靠性综合技术开发,委托方: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2015年
[4] 数控磨床可靠性提升工程,委托方:北京第二机床厂有限公司,2013年
[5] 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可靠性试验台设计与开发,委托方: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
[6] 曲轴生产线可靠性测评,委托方:沈阳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
[7] 轨道车辆轴承内环感应拆卸器研发,委托方: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发表论文
近几年,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部分代表性论文(SCI)如下:
[1]Guo-Fa Li, Yi Li, Chuan-Hai Chen, Jia-Long He, Tian-Wei Hou & Jing-Hao Chen, Advanced FMEA method based on interval 2-tuplelinguistic variables and TOPSIS, Quality Engineering, 2019.10(SCI). 2019
发明专利
近几年,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部分代表性专利如下:
[2] 李国发,杨兆军,朱明民,郑忠臣,杜乐,李圳,刘国飞,赵星汉,李全,霍永超,王剑,冉巍,圆盘式自动换刀系统综合性能检测平台,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ZL201610128270.X
[3] 李国发,侯超,刘国飞,杨兆军,田海龙,贾玉辉,董精华,谢群亚,陈小娟,霍永超,一种利用有限元方法加载的重型卧车可靠性试验装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ZL201610175431.0
[4] 李国发,王剑,周传阳,何佳龙,杨兆军,陈菲,谢群亚,霍永超,基于现场载荷特征的加工中心刀库机械手可靠性试验方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ZL201510119742.0
[5] 李国发,周兴平,周传阳,马宇鹏,何佳龙,加工中心ATC系统拔刀力与插刀力的检测系统及方法,中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ZL201410424731.9
[6] 李国发,许凡,何佳龙,杨兆军,张良,具有双向载荷模拟功能的机械连接紧固件可靠性试验台,中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ZL201310358860.8
[7] 李国发,何佳龙,杨兆军,焦大蒙,段炜,具有电液伺服加载装置的滚珠丝杠副可靠性试验台,中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ZL201210464056.3
[8] 杨兆军,呼烨, 陈菲,李国发,王寅凯,直线电机三自由度动静态加载综合试验装置,中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ZL201110257135.2
[9] 杨兆军,呼烨,陈菲,李国发,申桂香,高速电主轴动态加载装置,中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ZL201110226384.5
[10] 杨兆军,呼烨, 陈菲,李国发, 马宇鹏,楼俏,机械手拉刀力及插刀力的测量及记录装置,中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ZL201110346945.5
[11] 杨兆军,陈菲,李国发,何佳龙,马帅,由测功机和液压混合加载的动力伺服刀架可靠性试验台,中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ZL201210213399.2
科研获奖
[1] 李国发、王龙山、韩春学、刘晓研、刘玉梅,轨道车辆轴承内环无损感应拆装器的研制,吉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10
[2] 黄久辉、李国发、鞠萍华、孙宇、衣锐,数控高速冲压设备可靠性增长技术,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
[3] 杨兆军、陈菲、李国发、陈传海、许彬彬,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可靠性试验装备与检测技术,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
著作成果
[1] 李国发,杨兆军,陈菲,郝庆波,许彬彬,数控机床全生命周期可靠性技术研究,科技报告,中国机械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报告编号:423204064-2009ZX04014011/01
[2] 李国发,丁宁,程晓民,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磨削加工》(30万字)
讲授课程、教学情况
[1] 机械类本科生主干课《机电传动与控制》,32学时
[2] 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授专题讲座《数控装备生命周期可靠性技术》,4学时
[3] 讲授机械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机械工业发展史》,8学时
[4] 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数控机床结构与可靠性保障技术》,32学时
[5] 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生产实习、机电产品构造实习及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6] 指导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数学建模竞赛获多项奖项
[7] 指导的研究生多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招生信息
[1] 每年招收机械制造/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5人
[2] 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