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超,副教授/博导,中科院二区SCI期刊《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总编,吉林省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国际仿生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秘书长,入选吉林大学励新优秀青年教师(重点培养阶段)。2014年获吉林大学学士学位,2018年获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博士学位(加拿大魁北克省政府全额奖学金,直博,提前毕业),2019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后(提前出站),同年获评“海外优秀博士A类人才”并被吉林大学聘为副教授,2020年以在职博士后身份师从任露泉院士开展仿生领域相关研究,2021年任中科院二区SCI期刊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总编,全面负责学报的出版发行工作,同年担任吉林省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2022年任国际仿生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仿生3D/4D打印,以第一作者在 Additive Manufacturing (IF=11.632),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IF=10.383) 和 Materials & Design (IF=9.417)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入职三年内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站中)、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吉林省科技厅人才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省教育厅项目等;作为第一发明人授权美国发明专利一项,中国发明专利多项;担任中科院二区SCI期刊Polymers客座编辑,Matter, Acta Biomaterialia 和 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 等期刊审稿人;2021年组织全英文“中国-加拿大增材制造线上工作坊”国际学术交流活动;2021年获评吉林省人才政策2.0版E类人才;2022年被国际学术组织ScienceFather授予复合材料国际研究奖-“最佳研究员奖”;获得第十二届“春晖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加拿大华人华侨创新创业大赛和第三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优胜奖。
每年招收 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3-4名。
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实验室依托于吉林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正处级单位,是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国际合作与交流于一体的工程仿生研究基地。形成了以学术带头人任露泉院士为核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中坚,中青年博士为骨干的学术队伍。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在编人员75人,其中,研究和技术人员72人,包括,教授(研究员)36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0名,讲师和工程师7名,62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实验室固定在编人员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名,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讲座教授1名,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3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一、二层次人选)2名,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获得者2名,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获得者3名,教育部骨干教师3名,吉林省高级专家2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5名,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长白山学者3名。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支,吉林省重大科技研发人才团队2支,吉林省科技创新团队3支。
教育背景
• 2014.09-2018.12,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加拿大魁北克省政府全额奖学金,直博,提前毕业)
导师:Prof. Daniel Therriault, 加拿大复合材料研究会主席
Prof. Louis Laberge Lebel, 加拿大复合材料研究会理事
• 2010.09-2014.07,吉林大学,机械工程,学士
工作经历
2019.11-至今,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副教授
2021.03-至今,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中科院二区),编辑部主任(总编)
2020.10-至今,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职博士后
合作导师:任露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01-2019.11,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博士后(提前出站)
合作导师: Prof. Mathieu Brochu, 加拿大纳米材料研究主席
2017.01-2017.05,加拿大庞巴迪宇航公司,先进设计部门,研究助理
学术任职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总编
国际仿生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秘书长
吉林省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
《Polymers》,客座编辑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国际仿生工程学会,会员
荣誉奖励
2022,国际学术组织ScienceFather授予的复合材料国际研究奖 “最佳研究员奖”
2022,吉林大学励新优秀青年教师(重点培养阶段)
2021,吉林省人才政策2.0版E类人才
2019,吉林大学海外优秀博士A类人才
2017,第十二届“春晖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
2017,第三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优胜奖
2017,加拿大华人华侨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
2016,加拿大复合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报告比赛第一名
2014,加拿大魁北克省政府博士全额奖学金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结构-性能协同仿生钛合金人工骨的浆料直写增材制造研究,52105343,2022-2024,主持。
2. 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站中),具有形状锁定功能的磁性软材料自由形状3D打印研究,2022T150259,2023-2024,主持。
3.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结构孔隙和降解速率协同调控的仿生Fe-HA人工骨增材制造研究,2021M701387,2022-2023,主持。
4. 吉林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智能磁性软体机器人的仿生设计和3D打印研究,2023-2025,主持。
5. 吉林省科技厅自由探索项目,3D打印多级孔隙仿生钛合金人工骨,2020122214JC,2021-2023,主持。
6. 吉林省教育厅基础研究项目,金属浆料直写3D打印技术的浆料稳定性和成型质量研究,JJKH20211071KJ,2021-2022,主持。
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复杂微结构飞秒激光-电化学复合微纳增材制造究,2022YFB4600203,2022-2026,子课题负责人。
8. 吉林大学海外优秀博士A类人才引进项目,2019-2024,主持。
9. 吉林大学励新优秀青年教师计划项目(重点培养阶段),2022-2024,主持。
10. 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产业化项目,钛合金人工骨3D打印金属浆料的开发,2020220002000504,2021-2023,主持。
11. 吉林大学学科交叉融合培育项目,仿生钛合金人工骨的增材制造及其机械性能、骨组织相容性与渗流特性研究,JLUXKJC2020307,2021-2022,主持。
12. 吉林大学青年师生交叉学科培育项目,3D打印结构孔隙和降解速率协同调控的仿生Fe-HA人工骨,415010300080,2021-2022,主持。
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1. C. Xu, S. Yu, W. Wu*, Q. Liu, L. Ren. Direct Ink Writing of Fe Bone Implants with Independently Adjustable Structural Poros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dditive Manufacturing, 2022, 51: 102589.(IF=11.632, 中科院1区TOP)
2. C. Xu*, M. Ban, H. Zhang, Q. Liu*, L. Ren. Direct Ink Writing of Porous Fe-HA Metal-Matrix Composites (MMCs) with Independently Adjustable Porosity and Degradation Rate for Bone Implant Applications, Materials & Design, 2022, 224: 111319. (IF=9.417, 中科院1区TOP)
3. C. Xu*, X. Chen, W. Wu*, Q. Liu*, L. Ren. Bioinspired Multi-Metal Structures Produced via Direct Ink Writing,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22, 19: 1578–1588.(IF=2.995, 中科院2区)
4. C. Xu, F. Sikan, S.E. Atabay, J.A. Muñiz-Lerma, O. Sanchez-Mata, X. Wang, M. Brochu*.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s-Built and Heat-Treated Ti–6Al–7Nb Produced by Laser Powder Bed Fusio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20, 793: 139978. (IF=6.044, 中科院1区TOP)
5. C. Xu, B. Quinn, L.L. Lebel, D. Therriault*, G. L’Espérance, Multi-Material Direct Ink Writing (DIW) for Complex 3D Metallic Structures with Removable Support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9, 11(8): 8499-8506. (IF=10.383, 中科院1区TOP)
6. C. Xu, Q. Wu, G. L‘Esperance, L.L. Lebel, D. Therriault*,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Reusable Ink for 3D Printing of Metallic Structures, Materials & Design, 2018, 160: 262-269. (IF=9.417, 中科院1区TOP)
7. C. Xu, A. Bouchemit, G. L’Esperance, L.L. Laberge, D. Therriault*, Solvent-Cast Based Metal 3D Printing and Secondary Metallic Infiltra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2017, 5(40): 10448-10455. Inside Cover. (IF=8.067, 发表当年中科院1区TOP)
专利(第一发明人)
1. C. Xu, D. Therriault, L.L. Laberge, G. L’Esperance, A. Bouchemit. Metal 3D Printing Method and Metallic 3D Printed Materials, 美国发明专利,US11198178B2,授权公告日:2021年12月14日。
2. 徐超,于省楠,吴文征,刘庆萍,任露泉。一种基于浆料直写的制备金属人工骨3D打印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202110445313.8,授权公告日:2022年11月11日。
3. 徐超,徐岩,吴文征,刘庆萍,任露泉。一种用于3D打印的钛合金浆料的制备和烧结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202110741231.8,授权公告日:2022年9月27日。
4. 徐超,韩雨蒙,吴文征,刘庆萍,任露泉。一种金属3D打印机用的工作平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2222517793.7,授权公告日:2022年11月22日。
5. 徐超,赵书豪,张弘业,程一鸣,郑亚鹏,杨毅,马昭,吴文征,刘庆萍,任露泉。一种液体浴控温的3D打印喷头,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2221052820.1,授权公告日:2022年10月21日。
6. 徐超,祁晋民,吴文征,刘庆萍,任露泉。一种手持式3D打印装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2122497098.4,授权公告日:2022年3月22日。
7. 徐超,陈相,吴文征,刘庆萍,任露泉。一种双金属材料的3D打印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2110782257.7,公开实审。
8. 徐超,张弘业,班名扬,吴文征,刘庆萍,任露泉。基于浆料直写可调节降解速率的多孔人工骨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2110878940.0,公开实审。
9. 徐超,韩雨蒙,吴文征,刘庆萍,任露泉。一种磁性软体机器人3D打印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2210567083.7,公开实审。
学术会议报告
1. 徐超, 仿生金属人工骨的3D打印,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年会,2022, 中国威海。
2. C. Xu, S. Yu, W. Wu, Q. Liu, L. Ren, Bio-inspired Hierarchically Porous Fe Bone Implants Produced via Direct Ink Writing,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2022, 中国长春。
3. C. Xu, X. Wang, O.S. Mata, S.E. Atabay, J.A. Muniz-Lerma, M. Brochu,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6Al-2Sn-4Zr2Mo Fabricated through Laser Powder Bed Fusion, PMTi2019: Powder Metallurgy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Titanium, 2019, 美国盐湖城。
4. C. Xu, A. Bouchemit, G. L’Espérance, L.L. Lebel, D. Therriault, 3D Printing of Metallic Structures from a Green Ink, The Canadian Society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Congress, 2018, 加拿大多伦多。
5. C. Xu, A. Bouchemit, G. L’Espérance, L.L. Lebel, D. Therriault, Dense Metallic Structure Fabrication through 3D Printing of Metallic Inks and Subsequent Metal Sintering, 54th Socie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Conference, 2017, 美国波士顿。
6. C. Xu, A. Bouchemit, M. Boudreau, G. L‘Esperance, L.L. Lebel, D. Therriault, Three-dimensional Direct-write Printing of Metallic Microstructures, 2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Conference, 2016, 加拿大蒙特利尔。
课程与教学
1.主将本科生主干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主讲本科生选修课《智能制造专业英语》
3.主讲研究生课程《仿生工程进展(英语)》
4.参与授课本科生选修课《3D打印技术》
5.参与授课研究生课程《宏微观增材制造》
本科生培养
1. 班名扬 等,3D打印结构孔隙和降解速率协同调控的仿生Fe-HA人工骨(省级),2022。
2. 赵书豪 等,基于浆料直写3D打印技术的钛合金人工骨增材制造研究(省级) ,2021。
3. 孙旭 等,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2020,二等奖,美国数学及应用联合会。
4. 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2020级八班,班主任,2020-2022连续两年。
研究方向
1. 仿生智能磁性软体机器人的3D打印
2. 仿生3D/4D打印
3. 仿生智能制造
4. 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
5. 金属增材制造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
学生信息
已毕业
于省楠(合作指导),硕士研究生,2018-2021。发表一篇Additive Manufacturing,一篇在投,授权中国发明专利一项。毕业去向: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陈相(合作指导),硕士研究生,2019-2022。发表一篇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一篇在投,申请发明专利一项。毕业去向: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班名扬,本科生,2018-2022。与张弘业合作发表一篇Materials & Design,申请发明专利一项。毕业去向: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张弘业,本科生,2018-2022。与班名扬合作发表一篇Materials & Design,申请发明专利一项。毕业去向:仿生工程学报编辑部。
在读
徐岩(合作指导),2020级硕士研究生。
祁晋民,2021级硕士研究生。
韩雨蒙,2021级硕士研究生。
张玉琳,2021级硕士研究生。
李奇威,2021级硕士研究生。
江硕,2022级硕士研究生。
周鹏博,2022级硕士研究生。
马恺洲,2022级硕士研究生。
赵志超,2022级硕士研究生。
齐芮,2020级本科生。
张逸博,2020级本科生。
佟欣,2021级本科生。
刘洪佩,2021级本科生。
杨芷依,2021级本科生。
刘耀祖,2021级本科生。
长春净月潭_2022秋
吉林大学 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副教授 在职
吉林大学 仿生工程学报编辑部 总编 在职
吉林大学 仿生科学与工程 在职博士后 在职
麦吉尔大学 材料学院 博士后